2010年12月16日,在上海電纜研究所舉行了"中國行動-中壓交聯電纜壽命評估方案專題會議",專門研究中壓交聯電纜壽命評估方案。中國正處在進行經濟發展轉型這個節骨眼上,與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早已過時的中壓交聯電纜壽命評估研究,倒不如進行實實在在的產品質量整頓。
在*進入21世紀20年代的今天,也就是在說在*上中壓交聯電纜問世半個多世紀的今天,我們才開始對它的進行壽命評估研究,且不說是否具有科技領域的先進性意義,僅僅這一課題的提出,就已落后工業發達至少20年。
中壓交聯電纜自從20世紀60年代在*推廣以來,期間所遇到的工藝、設備、技術、質量、試驗和材料等等問題,已經相繼解決。尤其是關于電樹枝和水樹枝放電的研究,早已得出明朗的科學結論,并在*電纜行業內應用。
我國的中壓交聯電纜是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引進并推廣的。當時,有蒸汽交聯設備,也有干式交聯設備,主要是從芬蘭Nokia公司和美國Davis公司引進的CDCC交聯生產線。而電纜絕緣和屏蔽材料也主要是采用國外設備廠商推薦的外國材料,主要是當時的荷蘭Neste公司和美國Carbon Union(聯碳)公司的。在拿來主義風潮的涌動下,雖然我國中壓交聯電纜在工藝設備和材料方面已經直接進入*先進行列,但都不是自主知識產權。上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開始自行制造交聯機組和電纜材料,加之市場對中壓交聯電纜的需求量巨大,于是近20年來,我國中壓交聯電纜發展突飛猛進,而又疏于管理和控制,一發不可收拾,以至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人們還記得,就在我國中壓交聯電纜開始推廣初期的1990年,我國政府和電纜行業聯合進行了交聯電纜產品質量整頓活動。
那次整頓的影響力之大和效果之好,至今令人贊嘆和記憶猶新。
后來推出的生產許可證制度,對制造廠家的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穩定電纜產品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后來實行的中國名牌和省級名牌評審等活動,給某些中壓交聯電纜制造企業提供了造假的機會,并且膽子越來越大,使整個電纜行業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出現這種混沌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電纜產品和材料的市場價格、電纜用戶的采購理念、低價傾銷的競爭方式、*低價中標的采購模式,還有企業主的社會道德水平等因素。要進行整治的話,這也算是個系統工程的整治,并不是只整治好了那個環節就能湊效的。
大亂之后必有大治。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中壓交聯電纜質量的重要性,也明知道我國中壓交聯電纜的壽命不如外國產品長,于是才決定進行電纜壽命評估研究。但是,也有人認為,不把上面那些環節整治好,只是開展幾項基礎理論研究對提高電纜壽命是無濟于事的。如果再去把水樹和電樹重新研究一遍,不僅對電纜企業無益,而且也不利于這個電纜大國的形象,更不利于那些研究單位的科研水平形象。如果將所產生的研究論文拿到國際會議上去發布,不知道將會產生什么效果。
正如有位專家所說:"如果用合格的原材料和嚴格而科學的制造工藝,我們保證能制造出合格的、使用壽命至少30年的交聯電纜;否則,即使用*好的進口設備,而材料不合格,制造出的交聯電纜也不會合格的。"
因此,當務之急并不是進行中壓交聯電纜壽命評估研究,而是應該對電纜產品和電纜材料制造企業進行全面清理和整頓。因為不管進行了多么全面、深入而艱苦的壽命評估工作,也得出了我國中壓交聯電纜的壽命指數,但*終要解決問題,還是要對制造企業進行質量整頓。
整頓的方式可以參考1990年的整頓模式和生產許可證工廠審查模式。應該由質檢總局牽頭,由全國電纜行業協會、認可的權威電纜質檢部門和電力公司三方組成"三結合"審核組,徹底打破由企業、評審人員和咨詢機構組成的"利益三角鐵",對電纜和電纜材料制造企業進行公平、公正的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審核,對企業提出真實的、可行的整改意見,并進行定期復查以及像3C認證檢查那樣的"飛行檢查",切實讓電纜產品和電纜材料制造企業對產品質量問題有緊迫感和責任感。